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计划,人形机器人领军者迎资本大考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机器人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四足及人形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度最高、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方向,吸引了大量关注。曾被视为昂贵而小众的机器人技术,近年来随着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与技术成熟,逐渐走向消费级市场。在这一浪潮中,宇树科技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动向已成为行业风向标。
2025年9月2日,宇树科技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表示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递交IPO申请。这是该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首次明确公开上市时间节点,也被市场解读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步入资本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日,宇树科技还对外披露了一份《网络安全公告》,回应了自今年四月以来围绕其明星产品Go1机器狗“后门漏洞”的质疑。公告称,相关风险源于第三方云服务密钥遭到非法获取,公司已于三月完成密钥更换并关闭外部云隧道,目前安全隐患已彻底解决,用户数据恢复安全。
一边是冲刺IPO的资本规划,一边是公众对产品安全性的密切关注,宇树科技正同时面对机遇与挑战。其能否顺利上市,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度与未来方向。
一、从Go1到H1:宇树科技的崛起之路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为王兴兴。早在其研究生阶段,他就开始专注于四足机器人的研发与创新。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降低机器人制造成本,推动技术普及。通过自主研制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宇树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量产与市场化应用。
其标志性产品Go1机器狗,以较高性价比成功打开消费市场,据行业报告,宇树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有率超过六成,显示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
而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宇树科技也取得多项突破。2025年春晚,由张艺谋导演的节目《秧Bot》中,宇树人形机器人H1登台与演员共舞,引发广泛关注。同年,H1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表现卓越,夺得包括400米、1500米在内的多项冠军,展现出优秀运动控制与稳定性。
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不断推动机器人产品降价,扩大市场规模。他指出,未来机器人生态将依赖规模化应用、租赁模式及第三方开发,唯有更多用户实际使用,才能真正实现机器人技术的大众化。
二、资本狂潮下的“高考”倒计时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行业成为资本重点关注领域,各类融资活动频繁,覆盖从零部件到整机、从工业到服务的全产业链。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宇树科技自然也获得多家顶级投资机构加持。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2025年6月,宇树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中国移动、阿里相关资本、吉利控股等知名机构,融资金额接近7亿元。有市场消息称,公司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提交A股IPO申请,并可能后续筹划港股上市。
然而上市对企业而言并非易事,尤其对科技公司来说,更是一场对技术实力、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的综合考核。尽管宇树在四足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并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但仍需应对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商业化不确定性及用户对数据安全的持续关切。
王兴兴坦言,当前机器人硬件已基本满足需求,真正的技术瓶颈在于“具身智能AI模型”尚未实现类似ChatGPT式的突破。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窗口,而成功取决于能否构建出泛化能力强、训练效率高的AI系统。
三、宇树科技上市路上的“双重考验”
选择在同日公布IPO计划与网络安全公告,体现出宇树科技对公众信任与资本沟通的重视。尤其是“后门漏洞”事件,曾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冲击,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设备安全问题的普遍担忧。
根据公告,该漏洞起因是黑客非法获取第三方云服务管理密钥,公司随后于三月底完成修复并停止相关外部服务,强调目前系统已无安全隐患。然而,这类事件也提醒企业,必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数据保护与透明度建设,才能真正建立用户信任。
对即将上市的宇树来说,除了展示技术实力与市场潜力之外,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构建可靠的安全体系、回应公众质疑,将成为其能否通过资本市场“大考”的关键。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挑战,也是整个中国机器人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试金石。
更多文章
-
AI全面赋能“双11”,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双升级
年度“双11”购物盛会正式启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推动整体效率与服务升级。对商家来说,AI不仅辅助日常运营,更成为提升经营效果的核心工具。天猫平台负责人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平
-
贵州福泉:坡耕地改良示范田实现增产两成以上
10月12日,贵州大学何腾兵与王小利两位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前往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对当地五百余亩坡耕地玉米示范田开展现场产量测定工作。测产过程中,专家小组随机选取多处田块进行采样。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植株高度、统计果穗粒数并现场完成称重,全程严格核对各项数据。最终测算显示,采用“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智能肥+土
-
探访数博会:硬核科技背后的温情连接
科技究竟是什么?或许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数据与代码。在河北石家庄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科技展现出贴近人心的温度。一、讲解机器人:角色代入,互动无界唐山展区内,一台身高近一米七、具备讲解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它轻轻晃动头部,专注地为观众介绍内容,引来不少人与它握手交流。研发团队代表介绍,
-
天府书展探讨AI赋能康复医学,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近日举办的天府书展上,一场以“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会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邀请了来自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康复医学创新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1.“当AI能够读懂患者每一
-
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