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助力重庆秀山山地农业,南瓜运输效率提升十倍
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矮坳村,两架运输无人机正在田间地头忙碌地穿梭。这些无人机将刚刚采摘的南瓜从陡峭的山坡上平稳地运送到路边的货车里,整个过程只需两三分钟。这种创新的运输方式,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的人力搬运模式。
据了解,该地区过去完全依靠人工肩挑背扛的方式运输南瓜。由于南瓜单个重量可达10斤,加上山坡陡峭,劳动力老龄化严重,运输效率十分低下。如今,无人机单次可运送120斤南瓜,相当于四个人的工作量。每天无人机可完成300多次起降,运输总量超过3万斤,使采收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提升了十倍。
一位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基地共种植了860亩南瓜。自7月底开始采收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两批采收,总量达到800吨。这些南瓜以每斤0.35元的价格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市场,预计9月底还将进行第三批采收。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和地形限制的问题,更推动了山地农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
更多文章
-
AI全面赋能“双11”,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双升级
年度“双11”购物盛会正式启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推动整体效率与服务升级。对商家来说,AI不仅辅助日常运营,更成为提升经营效果的核心工具。天猫平台负责人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平
-
贵州福泉:坡耕地改良示范田实现增产两成以上
10月12日,贵州大学何腾兵与王小利两位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前往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对当地五百余亩坡耕地玉米示范田开展现场产量测定工作。测产过程中,专家小组随机选取多处田块进行采样。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植株高度、统计果穗粒数并现场完成称重,全程严格核对各项数据。最终测算显示,采用“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智能肥+土
-
探访数博会:硬核科技背后的温情连接
科技究竟是什么?或许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数据与代码。在河北石家庄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科技展现出贴近人心的温度。一、讲解机器人:角色代入,互动无界唐山展区内,一台身高近一米七、具备讲解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它轻轻晃动头部,专注地为观众介绍内容,引来不少人与它握手交流。研发团队代表介绍,
-
天府书展探讨AI赋能康复医学,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近日举办的天府书展上,一场以“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会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邀请了来自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康复医学创新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1.“当AI能够读懂患者每一
-
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