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脑机接口表现提升近4倍,瘫痪患者操控机械臂首获突破
近日,美国一项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的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可作为“辅助驾驶”系统与脑机接口协同工作,显著提升瘫痪人士对设备的控制能力。在实验中,受试者在执行光标移动和机械臂操控任务时,表现达到了未辅助状态下的近四倍。
传统脑机接口技术常因信号识别不准、响应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实际应用效果。而日常行为往往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可预测模式,例如使用电脑或抓取物品。基于这一特点,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人机协同系统,通过AI实时解读用户意图,并提供操作辅助,从而增强控制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ohannes Lee及其团队设计出一套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通过电极捕捉使用者脑部信号,并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设备响应。该系统配备两类AI辅助模块:一个用于提升光标导航精度,另一个则协助完成机械臂的相关操作。
在实际测试中,一位下肢瘫痪的受试者在AI的辅助下,控制计算机光标的效率提高了3.9倍。非瘫痪受试者的效率也提升至原来的2.1倍。更令人惊喜的是,该瘫痪受试者还成功完成了借助机械臂将彩色方块放置到指定位置的任务,而这在无AI辅助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实现。
这一“人机协同”的控制模式,极大增强了脑机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与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用户有望完成更为复杂的操作任务。尽管初步结果积极,研究团队也指出,仍需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不同用户与多样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更多文章
-
AI全面赋能“双11”,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双升级
年度“双11”购物盛会正式启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推动整体效率与服务升级。对商家来说,AI不仅辅助日常运营,更成为提升经营效果的核心工具。天猫平台负责人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平
-
贵州福泉:坡耕地改良示范田实现增产两成以上
10月12日,贵州大学何腾兵与王小利两位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前往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对当地五百余亩坡耕地玉米示范田开展现场产量测定工作。测产过程中,专家小组随机选取多处田块进行采样。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植株高度、统计果穗粒数并现场完成称重,全程严格核对各项数据。最终测算显示,采用“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智能肥+土
-
探访数博会:硬核科技背后的温情连接
科技究竟是什么?或许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数据与代码。在河北石家庄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科技展现出贴近人心的温度。一、讲解机器人:角色代入,互动无界唐山展区内,一台身高近一米七、具备讲解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它轻轻晃动头部,专注地为观众介绍内容,引来不少人与它握手交流。研发团队代表介绍,
-
天府书展探讨AI赋能康复医学,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近日举办的天府书展上,一场以“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会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邀请了来自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康复医学创新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1.“当AI能够读懂患者每一
-
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