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博会展示AI多场景融合,人形机器人成焦点

发布时间: 访问量:14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与产业应用,从制作咖啡的机器人,到执行安防巡逻的机器狗,再到电网维护、隧道检测甚至剧本创作,AI技术展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能力。

在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指出,人工智能不再仅仅追求模型规模与算力提升,更已在众多行业实现爆发式落地,逐步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届数博会共吸引全球375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数字基础设施、AI大模型、智能终端等多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打造出高度互动、可体验的科技展示空间。观众可与人形机器人握手、与高精度机械手玩游戏,或借助外骨骼设备完成重物搬运,甚至通过AI旅行助手快速规划行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场还出现了人形机器人“遛”机器狗的融合应用场景。

中国铁塔展示的“机器狗+无人机”协同系统,成为展会一大亮点。该系统已实际运用于森林防火,通过高位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初步识别火情,再由机器狗进行地面巡护与火源扑救,形成从感知、分析到决策与执行的完整智能闭环,显著提升防火效率。

一位“00后”观众在观展后表示,以往认为AI距离现实很遥远,如今却更关注其如何切实改变生活与工作方式,并希望未来能更深入地了解、使用甚至参与AI技术发展。

关于机器人何时能广泛进入家庭与日常场景,杭州云深处科技CEO朱秋国提出,应以十年为周期看待这一进程。目前,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已较为成熟,行业焦点正转向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实现。他指出,人形机器人具有三大优势:天然适配人类环境无需改造、能使用人类工具执行任务,以及更便于人际交互。但他也提醒,需注意“恐怖谷效应”可能带来的接受度挑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