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博会展示AI多场景融合,人形机器人成焦点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与产业应用,从制作咖啡的机器人,到执行安防巡逻的机器狗,再到电网维护、隧道检测甚至剧本创作,AI技术展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能力。
在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指出,人工智能不再仅仅追求模型规模与算力提升,更已在众多行业实现爆发式落地,逐步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届数博会共吸引全球375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数字基础设施、AI大模型、智能终端等多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打造出高度互动、可体验的科技展示空间。观众可与人形机器人握手、与高精度机械手玩游戏,或借助外骨骼设备完成重物搬运,甚至通过AI旅行助手快速规划行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场还出现了人形机器人“遛”机器狗的融合应用场景。
中国铁塔展示的“机器狗+无人机”协同系统,成为展会一大亮点。该系统已实际运用于森林防火,通过高位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初步识别火情,再由机器狗进行地面巡护与火源扑救,形成从感知、分析到决策与执行的完整智能闭环,显著提升防火效率。
一位“00后”观众在观展后表示,以往认为AI距离现实很遥远,如今却更关注其如何切实改变生活与工作方式,并希望未来能更深入地了解、使用甚至参与AI技术发展。
关于机器人何时能广泛进入家庭与日常场景,杭州云深处科技CEO朱秋国提出,应以十年为周期看待这一进程。目前,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已较为成熟,行业焦点正转向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实现。他指出,人形机器人具有三大优势:天然适配人类环境无需改造、能使用人类工具执行任务,以及更便于人际交互。但他也提醒,需注意“恐怖谷效应”可能带来的接受度挑战。
更多文章
-
成都裸眼3D数字熊猫焕新,科技赋能城市文化新表达
近日,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上的巨型裸眼3D数字熊猫展示全新动态效果。随着幕布落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熊猫灵巧地攀上建筑外墙,时而转头与观众互动,时而悠闲地坐下品尝竹叶。这次形象更新让这只数字熊猫更具生机与趣味,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专程前来观赏打卡。一、制作团队:让大屏成为城市地标据项目运营方介绍,这只高达20
-
京东物流启动科技双引擎,打造智慧11.11新体验
年度京东11.11购物节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对物流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在近日举行的开放日活动上,京东物流宣布将以“AI赋能,具身智慧”为主题,首次大规模启用“超脑”系统与“狼族”智能设备集群,通过技术创新保障物流履约,为全球用户与商家提供高效可靠的供应链服务。一、科技筑基:三维升级构建全球智慧物流网络面
-
中国创新药企迈向全球领跑,AI与价值转型重塑生物科技
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的背景下,生物科技行业正迎来技术范式与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如何准确识别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成为业界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毕马威近期发布《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药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政策持续赋能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国内企业逐
-
滨海科技馆赛事捷报频传,学子科创才华闪耀全国
近期,滨海科技馆学员在全国多项权威科技竞赛中表现优异,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赛场上斩获多个重要奖项,展现出滨海青少年出色的科学素养与创新实力。这些成绩也体现了科技馆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一、师生携手,国家级赛事见证能力成长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的区域选拔中,滨海科技
-
贵州研发矿物微生物协同技术,精准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
秋收时节,黔东南凯里市某乡镇的农田里稻谷飘香,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格外喜人。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铅锌矿冶炼遗留而饱受镉、铅污染的“病土”。这片土地的蜕变,源于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与成都理工大学历时数年的联合攻关。他们研发出一套“黏土矿物钝化+微生物修复”的综合治理技术,成功将土壤中有效态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