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660MW“W”火焰锅炉机组投运,我国煤电清洁技术获突破
国家电投集团近日宣布,其贵州金元织金异地改建项目2号火电机组已于26日24时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使用。该机组容量为2×660MW,采用“上大压小”建设模式,运行参数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环保表现优于超低排放标准。
此次投运的机组搭载了全球首台660MW超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实现了无烟煤高效清洁燃烧的重大技术突破。项目位于毕节市织金县,是贵州省首批“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组创新使用煤层气进行启停和助燃,与原有燃油点火方式相比,在同等燃料消耗下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3%,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污染物的减排幅度超过90%。
项目全面运行后,预计每年可发电约6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相当于植树200万棵所产生的碳汇效益。
更多文章
-
花江峡谷大桥创双项世界纪录 中国智慧破解山区建桥难题
历经三年半的攻坚克难,花江峡谷大桥于2025年9月正式通车。这座横跨贵州深切峡谷的钢铁长桥,不仅以2890米的总长和625米的桥面至水面高度刷新世界纪录,其1420米的主跨更成为山区桥梁建设的全球新标杆。面对峡谷间变幻莫测的乱流强风,建设团队开创性地运用多普勒激光雷达进行立体化风场监测,结合风洞实验与数字模拟,最终
-
深海燃冰取圣火:我国实现全球首次海底可燃冰原位点燃
10月9日上午,广州南沙区的科考码头见证了历史性一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种采集仪式在此举行。与往届不同,本次“源火”直接取自南海1522米深的海底可燃冰,标志着全球首次在深海原位成功采集运动会圣火。这一突破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携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精
-
迈向科技强国:我国基础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发展
一、科技强国:从夯实根基到勇攀高峰2025年8月,广东江门地下700米的深处传来重大科技捷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顺利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的灌注工作,正式启动数据采集。这是全球首座投入运行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实验装置,标志着我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基础物理研究领域迈入国际前沿。该装置历经十余年攻关
-
首届西部健博会在蓉开幕 智能医疗与创新成果引关注
10月10日,首届西部(成都)健康促进博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正式启动。本次展会汇聚了来自全国13个以上省(市)及四川省内21个市(州)的160余家机构,涵盖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28家领先医疗机构,以及华为、科伦药业、诺和诺德等多家知名企业,全面呈现医药制造、智慧医疗与健康服务等产业链内容。展会期间,多项
-
南宁人工智能产业聚链成势 政策场景生态协同驱动升级
南宁前八月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增长强劲,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升9.5%,反映出当地产业结构正持续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南宁以建设南A中心为核心,积极探索“北上广研发—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创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政策层面,南宁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出台多项措施,涵盖产业全链条支持,包括专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