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启幕 国内外选手共探科技前沿

发布时间: 访问量:3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15日至19日在呼和浩特市拉开帷幕。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港澳台地区的35支少年组队伍参赛,同时还有全国学会推选的22支青年组队伍同场竞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亚非欧南美四大洲的18支国际代表队也参与了这场科技盛会。

作为国内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顶级赛事,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大赛在内容设置上独具特色:注重思想价值引导,建立青年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强调科技创新实践,同时结合内蒙古当地科教资源促进区域发展。这场国际化的科技交流活动,为全球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实现重要突破,创新推出"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40余家包括央企、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通过"双选会"形式,为获奖选手提供学术交流、实习就业等全方位支持,着力构建贯穿校园与职场的持续培养体系,推动赛事功能由"选拔人才"向"培育人才"转型升级。

在实践环节设置上,大赛首度引入现场科技挑战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实际难题,围绕基础科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七大重点领域,针对不同年龄段参赛者设计差异化实践任务。通过量化评估体系,全面考察青少年在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一创新举措使赛事评价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提供了真实场景的锻炼平台。

本届大赛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在参赛群体、选拔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赛事将主要面向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通过整合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的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的科技竞赛体系。在评审方式上,打破以往单纯以作品论英雄的模式,转为重点考察参赛者的现场表现,从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水平、创新思维品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确保选拔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这项始于1982年的赛事,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完善,在中国科协等主办单位的持续培育下,已成长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标杆性活动。新一届大赛通过创新组织形式,着力打造集科研训练、能力培养、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以竞赛为纽带促进青少年科技人才的系统培养和梯队建设,为科技创新后备力量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