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创齐鲁:AI技术深度融入山东产业生态
在中移齐鲁创新院的实验室里,一只搭载智能避障系统的机械犬正与科研人员进行趣味互动,流畅的语音交流展现了AI技术的生动应用。8月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济南举办人工智能产业链专题发布会,集中展示"AI+"在各领域的创新实践。
记者走访发现,从智能制造车间到前沿科研机构,齐鲁大地正涌动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在智能工厂,机械臂精准完成复杂工序;在研究院所,科学家们正突破技术边界。这些扎根一线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山东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行各业开启“寻宝游戏”
山东人工智能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2023年上半年实现产值超650亿元,占全国总量近一成。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AI技术正在各行业掀起创新热潮。
在青岛,国实科技集团研发的"灵龙"智能系统引发关注。该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双模型技术架构,能够全天候监测海洋动态,为涉海活动提供精准预测,堪称永不疲倦的"海洋哨兵"。这一创新成果展现了人工智能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潜力。
国实科技打造的"灵龙"智能系统正在改变传统渔业作业方式。公司高级总裁谭华现场演示:渔民只需语音询问,系统就能实时推送目标海域的风浪预警。更智能的是,它能自动追踪渔船位置,当发现船只进入危险区域时,会主动推送避险提醒。
这套系统具备全天候监测能力,通过分析渔船航行轨迹,可自动识别越界捕捞、异常停泊等违规行为,并完成证据采集、报告生成等全流程执法辅助工作。目前,国实科技已开发包括"问海""海星"等在内的系列海洋AI产品,服务网络覆盖青岛、烟台及福建沿海多个城市,真正实现了"掌上观海"的智能应用场景。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和科技研发的智能科创管理系统为企业研发全流程注入新动能。该系统运用AI技术重构科研管理范式,从立项评估到经费管理,再到团队优化,形成智能化的创新闭环,显著提升研发效能。
该系统最具突破性的功能在于知识产权的全周期管理。企业可通过系统完成从专利申报到侵权监测的全流程管理,还能对专利价值进行智能评估,实现创新成果的最大化变现。正如公司负责人所言,这种"研发-保护-转化"的良性循环,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让每一份研发投入都能产生更大价值。目前,该模型已在多家科技企业成功应用,帮助其构建起自我优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中,如何让尖端技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浪潮集团给出了创新解决方案——打造国内首个智能体工业化生产平台。该平台如同一个"AI制造工厂",通过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将复杂算法转化为即插即用的智能产品。
从政务服务热线机器人到工业巡检机械犬,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AI应用都诞生于这个特殊"工厂"。据浪潮云董事长肖雪介绍,平台创新性地设置了九大功能模块,涵盖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快速定制智能解决方案。这种工业化生产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AI应用门槛,更让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规模化落地,真正实现"科技为民"的愿景。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孵化出多个领域的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移动共建的中移齐鲁创新院,成立短短一年便交出了亮眼答卷:成功研发"芯合"异构计算平台、构建覆盖全省的数联网体系、推出"齐鲁智聚"AI服务平台等多项创新成果。
该院院长郑晓莉介绍,依托山东雄厚的产业基础,创新院已建成超1000P的智能算力网络,汇聚2000PB行业数据资源,并自主研发了"九天·众擎"基础大模型及40多个专业领域模型。这套"算力+数据+算法"的全栈式AI服务体系,就像一个智能时代的"中央厨房",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快速调配资源,输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在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多方协同破解应用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在适当政策引导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带动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40%,全球GDP预计增长12%至13%。这一数据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力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过以下路径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显著降低贸易环节成本人工智
-
AI千片重塑贸易生态 义乌探索品牌出海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贸易的运作方式。9月23日,义乌举办全球数贸中心AI品牌视频发布会暨社媒营销峰会,正式推出基于AI技术生成的千条品牌宣传视频。这标志着义乌这座国际商贸名城率先进入“AI视觉内容”赋能贸易的新阶段。本次会议聚焦AI在社交媒体营销与品牌出海中的实际应用,吸引了电商平台、跨境企业、技术公司
-
新疆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打造西部产业转型新高地
金秋时节,新疆尉犁县的智慧棉田里,无人农机自主播种、无人机巡田分析、水肥系统远程操控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正全面应用。这片高度智能化的农场将管理效率提升至传统模式的近十倍,成为新疆以科技驱动现代农业升级的生动实践。2024年,新疆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27位,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
包头稀土研究院启动三大科技攻关 赋能高端材料产业升级
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正式启动三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点项目,围绕电力系统新材料、LED健康照明、高纯稀土金属等前沿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探索,为包钢集团提升稀土产业附加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在电力材料领域,研究院瞄准输电网对高性能导线的迫切需求,启动“高丰度稀土铝合金导线材料”项目
-
凝聚“四投”共识,共筑科创金融新生态
在近日举办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上,来自科研、产业、投资与政策领域的专家齐聚上海,围绕如何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生态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四投”理念落地,是培育原创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所在。科技部秘书长潘晓东指出,创业投资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