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浪潮涌齐鲁——山东“AI+”赋能千行百业
在济南中移齐鲁创新院的实验室里,一只灵活敏捷的机械狗正与工程师们"亲密互动"——它能自主避障、听懂指令,甚至能完成复杂环境下的巡检任务。这一幕生动展现了山东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8月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题记者会,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从智能制造到智慧生活,齐鲁大地正掀起一场"AI+"的创新浪潮。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智能工厂的流水线上,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处处可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这些扎根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正用创新智慧书写着山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
各行各业开启“寻宝游戏”
山东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省AI产业规模已超650亿元,在全国市场占比接近一成。在这片创新沃土上,AI技术正像一把万能钥匙,为各行各业打开转型升级的新空间。
在青岛,一项革命性的海洋智能应用正在改变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国实科技研发的"灵龙"智能系统,就像为每位渔民配备了一位永不疲倦的海洋顾问。公司高级总裁谭华向记者演示:只需简单询问,"灵龙"就能精准预判海况风险,实时追踪渔船动态。这个基于"海悟"和"船寻"双引擎的智能平台,不仅能7×24小时监控数万艘渔船的航迹,还能自动识别违规作业、生成执法报告,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人工核查工作压缩到分钟级。
更令人惊叹的是,国实科技已构建起完整的海洋AI产品矩阵。从"问海"气象分析到"海星"资源评估,这些创新应用正在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落地生根,甚至辐射至福建漳州、泉州等地。渔民们笑称,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把整片大海"装进口袋"。这种将前沿AI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正是山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政和科技打造了一款革命性的"数字智囊团"。这家企业开发的智能科创管理系统,正在重新定义研发管理的边界。系统通过AI算法深度渗透科研全周期,从项目孵化阶段的可行性研判,到研发过程中的资源调配,再到团队绩效的实时诊断,构建了一个会"思考"的研发大脑。
"我们让数据成为最好的科研顾问。"公司掌舵人朱涛这样描述系统的价值。这套智能平台不仅能精准捕捉每笔研发投入的流向,更能预见技术转化的可能性。特别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系统实现了从专利孵化到商业变现的全链条护航——既当得了"技术侦探",及时发现侵权风险;又做得好"价值伯乐",精准评估专利含金量。这种创新管理模式,正在帮助科技企业把实验室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市场竞争的真金白银。
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化的浪潮中,浪潮集团打造了一座特殊的"智能工厂"——这里不生产实体产品,而是批量制造各类AI解决方案。从政务热线智能客服到企业数智员工,再到工业巡检机器人,这些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智能应用,都源自这座看不见的"数字车间"。
"我们搭建的是一个AI工业化生产平台。"浪潮云董事长肖雪介绍道。这个创新平台通过九大核心模块,实现了AI模型从研发到落地的全流程标准化生产。就像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它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快速定制和批量生产各类智能应用。这种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更让复杂的算法变得触手可及,真正让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在齐鲁大地上,一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革命正在悄然推进。由中国移动与山东省政府共建的中移齐鲁创新院,用短短12个月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研发出行业首创的"芯合"异构超融合软件架构,更构建起覆盖全省的智能计算网络体系,为山东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个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打造一个完整的AI生态支撑体系。"我们构建了双训练中心、双推理中心的计算集群,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0P,同时汇聚了超过2000PB的行业数据资源。"创新院院长郑晓莉介绍道。更关键的是,该院自主研发的"九天·众擎"大模型平台已衍生出40多个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就像为AI应用开发搭建了一个功能完备的"技术超市"。
这种创新模式正在改变传统AI应用的开发范式。通过将算力资源、数据资产和模型能力模块化组合,企业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需求,像点菜一样快速获取定制化的智能服务方案。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农业,这套"即插即用"的技术供给体系,正在让AI技术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普惠性工具。
为人工智能产业成长提供养料
数据如同人工智能的"血液",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再先进的大模型也难以发挥价值。"就像人类不仅需要大脑,还需要感官系统来感知世界。"一位行业专家形象地指出。
山东省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开展AI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评选,不仅加速了技术落地,更搭建起产业协同创新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本土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各具特色——有的专注算法研发,有的深耕行业应用,展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我们正在构建更富活力的创新生态圈。"该负责人强调。通过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山东希望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的AI企业,形成技术、人才、资本良性循环的创新矩阵,为人工智能产业筑牢发展根基。这种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正在让齐鲁大地成为AI创新的沃土。在齐鲁大地的人工智能创新版图上,各领域领军企业正以差异化路径夯实产业根基。浪潮集团构建的智能生态平台,将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打造了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的完整服务链条。政和科技则建立起庞大的数据资源库,通过对6亿余条产业数据的精细化标注,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
海洋科技领域,国实集团正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共建行业应用中试基地,其打造的海洋大模型矩阵不仅填补了领域空白,更为国家海洋战略提供了智能支撑。而中移齐鲁创新院则立足山东特色产业,与各行业龙头开展深度协同,推动智能技术在政务、工业等场景的融合创新。
这些看似基础性的布局,实则正在构筑山东AI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像建造摩天大楼需要坚实的地基,这些企业在数据积累、平台搭建、生态培育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正在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的腾飞积蓄强劲动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赋能,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已清晰可见。
更多文章
-
科技引领医疗创新 奥林巴斯多款新品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近日拉开帷幕,这一国际盛会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企业,奥林巴斯以“创新视野·拓展未来”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多款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本土医疗事业发展的持续贡献。展会首日,企业展台相继发布了涵盖内科
-
数字浪潮十二载 乌镇智变展新颜
一、L4级自动驾驶巴士在乌镇的街头,一种造型圆润、形如移动方糖的小型巴士正安静行驶。车内不设传统驾驶座,仅安排一名安全员随行,最多可容纳九名乘客。车门上方的摄像装置会自动统计上车人数,车厢内的电子屏实时显示路线与到站信息。该巴士具备高度自主运行能力,可独立完成转弯、躲避障碍等操作。其外部装有激光雷达与
-
智能科技驱动自动驾驶领域迎来发展新阶段
当前,以先进算法、高端芯片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要素正重塑汽车行业格局。随着行业竞争焦点由传统动力性能转向数据处理能力,智能网联汽车已迈入产业化加速期。这一趋势在近期举办的国际行业论坛上得到充分展现。行业观察显示,随着人机协作深度发展,汽车功能正从单一交通工具向综合智能空间转型。在技术驱动下,高度自
-
与会嘉宾探讨数字技术促进共享繁荣:智能科技开拓发展新路径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互联网盛会数字助力共同富裕主题活动中,来自政界、学界与商界的百余位代表共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智能技术推动社会均衡发展。与会专家指出,前沿科技与普惠发展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相互促进,为破解区域差异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浙江省发展策略研究机构负责人指出,智能科技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创造多
-
AI算力催生供电新赛道 模块化电源设备迎风口
一、小型设备填补供应缺口为满足爆发式增长的AI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正积极寻求替代供电方案。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制造商异军突起,成为这一轮能源竞赛中的黑马。面对传统大型燃气轮机长达数年的交付周期,科技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交付迅捷的模块化发电设备。以燃料电池见长的布鲁姆能源公司股价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与多家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