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交互新时代:厦门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
2025年夏季,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堂脑科学课上,学生们佩戴的国产脑电监测设备格外醒目。这款由厦门盈趣科技研发的脑机接口装置,正以十分之一的成本替代进口设备,推动国内脑科学研究普及化。作为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先行者,盈趣科技已在该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脑机接口技术开创了全新的人机交互范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解码大脑神经电信号,建立生物神经系统与电子设备的直接通信链路,实现思维对机器的直接控制。这项突破性技术绕过了传统的人体运动传导路径,为医疗康复、智能交互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可能。目前,从实验室走向课堂的应用实践,正加速这项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从“单打独斗”到“数据联盟”
早在2012年,盈趣科技就前瞻性地布局脑机接口领域,成为国内首批探索这一前沿技术的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发生在2024年,在海沧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脑科学在智能制造和教育领域的应用。
这一合作成效显著:盈趣科技相继开发出多款教育场景专用脑机产品,包括专注力训练系统、心理状态监测设备和VR冥想课程等。这些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多所中小学试点应用,通过实时脑电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调节心理状态,获得教育界的广泛认可。这种"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转化,更为脑机接口的产业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脑机接口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盈趣科技通过与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及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展了技术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的睡眠研究项目,有望为失眠群体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公司最新研发的"都市冥想舱"产品,集成了脑电监测与神经反馈技术,帮助都市人群快速缓解压力。这款占地面积仅1平方米的智能设备,通过精准识别脑波状态,引导用户进入深度放松。
为推动行业协同发展,盈趣科技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发起"脑机数据共享计划"。该项目旨在建立标准化数据库,促进全球科研合作。企业负责人表示,开放共享科研数据将加速技术创新,最终惠及更广泛人群。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普惠化应用开辟新路径。
海沧当“红娘”,嫁接创新链
海沧区近年来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脑机接口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已成为区域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盈趣科技董事长表示,企业能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离不开地方政府"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从研发扶持到市场拓展,海沧区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和资源对接。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未来,海沧区将重点打造脑科学、人工智能、数字医疗三大创新集群。通过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孵化"的完整创新链条,推动更多原创技术实现产业化。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将强化区域创新竞争力,更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示范样本,助力中国硬科技走向国际舞台。
更多文章
-
浦江论坛科创成果涌现,中外项目共拓未来产业
9月21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内,2025浦江创新论坛尚未正式开幕,一楼两大并行展会已率先掀起科创热潮。左侧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右侧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则汇聚全球创业项目路演,共同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先导产业与未来战略方向。1.机器人也秀身材,走到老外展位
-
四川突破高纯钼粉制备技术,建成全球最大4N级生产线
在日常生活中,从液晶显示屏、半导体芯片到太阳能电池板,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高纯钼粉。它不仅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也关乎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虹波钼业、鼎泰新材料共同完成的“高端溅射靶材
-
日本团队研发高灵敏柔性光学传感器,响应仅33毫秒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柔性光学触觉传感器,能够同步感知压力的位置与大小,并兼具高灵敏度与优异稳定性,其响应时间最快可达33毫秒。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下一代机器人触觉系统、高精度医疗检测设备以及反应更敏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研究团队制作出一款尺寸
-
空间数据安全迎革新,AI与区块链构筑防护体系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从物流导航到灾害预警,空间数据——即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的数字化足迹,已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回答“何处”,更能揭示“何时”“何人”甚至“为何”,从而赋能预测、决策与系统优化,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精准农业、气候监测和智慧管理等关键领域。然而,随着空
-
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