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化新基座:东土科技构筑自主技术双支柱
央行等七部门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以金融创新为支点,着力破解产业升级中的资金、技术和风控难题,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供系统性支持。这一政策不仅着眼当前经济稳定,更重在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长期产业结构优化。
在政策重点支持的基础软件和工业芯片领域,东土科技展现出技术引领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鸿道实时操作系统和工业通信芯片,凭借微秒级响应和超高可靠性,构建起从芯片设计到重大装备控制的完整技术链。这些核心技术已在半导体制造、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东土科技通过持续创新,逐步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三大支柱: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工业安全的守护者、智能制造升级的推动者。其技术成果正加速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和创新动能。
数字化浪潮下,工业通信与控制技术正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柱。作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东土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工业网络协议和芯片技术,构建起高可靠、低时延的数据传输体系。其突破性成果——国产首颗时间敏感网络(TSN)芯片,实现了通信、计算与安全功能的芯片级集成,为设备互联提供了关键底层支持。
在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等关键行业,东土的技术方案展现出独特价值:确保列车控制系统指令的毫秒级精准传输,支撑电网调度指令的可靠交互。这些实践印证了其技术在工业数字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如同为智能制造搭建了高效的"数字神经系统",推动生产流程向智能化方向持续演进。
在保障工业体系安全方面,东土科技的鸿道操作系统展现出关键价值。作为工业软件的基础平台,该系统通过工信部严格检测,实现核心代码完全自主可控,并获得工业与汽车领域最高安全认证。这一突破性成果正逐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在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等关键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鸿道系统的成功实践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有效防范了外部技术断供风险,另一方面为重要工业设施建立了可靠的安全屏障。其技术路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对供应链安全的本质要求——通过底层创新筑牢产业安全根基,确保核心工业系统不受制于人。这种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正在成为维护国家工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工业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东土科技的创新解决方案正引领生产方式变革。其MaVIEW智能控制平台通过融合AI推理、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从设备控制到云端协同的全栈式智能化。这一技术体系已在多个领域展现价值:在新能源行业,通过精准监测提升风电、光伏设备的运行效率;在智能制造领域,支持产线柔性配置与动态优化,推动传统工厂向"智慧工厂"演进。
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入推进,东土科技凭借"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的完整技术链,持续强化产业赋能能力。公司不仅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更通过生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这种"技术筑基+场景深耕"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连接政策落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持续动能。未来,东土科技将继续深化核心技术攻关,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坚实的技术底座。
更多文章
-
浦江论坛科创成果涌现,中外项目共拓未来产业
9月21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内,2025浦江创新论坛尚未正式开幕,一楼两大并行展会已率先掀起科创热潮。左侧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右侧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则汇聚全球创业项目路演,共同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先导产业与未来战略方向。1.机器人也秀身材,走到老外展位
-
四川突破高纯钼粉制备技术,建成全球最大4N级生产线
在日常生活中,从液晶显示屏、半导体芯片到太阳能电池板,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高纯钼粉。它不仅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也关乎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虹波钼业、鼎泰新材料共同完成的“高端溅射靶材
-
日本团队研发高灵敏柔性光学传感器,响应仅33毫秒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柔性光学触觉传感器,能够同步感知压力的位置与大小,并兼具高灵敏度与优异稳定性,其响应时间最快可达33毫秒。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下一代机器人触觉系统、高精度医疗检测设备以及反应更敏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研究团队制作出一款尺寸
-
空间数据安全迎革新,AI与区块链构筑防护体系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从物流导航到灾害预警,空间数据——即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的数字化足迹,已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回答“何处”,更能揭示“何时”“何人”甚至“为何”,从而赋能预测、决策与系统优化,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精准农业、气候监测和智慧管理等关键领域。然而,随着空
-
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