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智能工厂:开启AI规模定制新时代
山东省政府近日在浪潮智能工厂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题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会议以"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为主题,邀请省内4家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路径。
作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浪潮集团展示了其突破性成果——新一代智能工厂。该工厂创新采用分布式算力架构,精准满足行业客户对专业化、场景化算力的需求。据浪潮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工厂构建起包含百余套智能装备的精密制造体系,实现人工智能产品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其中,智能体量产效率提升显著,年交付能力突破千个定制模型,项目周期缩短近80%,展现了山东在人工智能产业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工厂化生产,让AI落地“快而精”
这座智能工厂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工业化AI生产能力。浪潮集团技术负责人指出,平台突破了传统算力服务的局限,提供从模型开发到持续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制造体系,工厂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快速定制AI解决方案,实现智能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这种"AI智造"模式不仅提升了技术应用的便捷性,更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
“智能引擎”驱动千行百业焕新
这座智能工厂的产业化能力正在释放巨大价值。基于自主研发的海若大模型体系,浪潮已构建起覆盖政务、工业等领域的专用AI解决方案库。以水利行业应用为例,其"海若·上善"双模型系统通过智能分析实现防洪调度优化。同时,搭载百余个预制智能体的商业平台,已在金融、制造等40余个场景落地,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能。据悉,未来将重点拓展智能合同审核、人力资源决策等企业核心场景,推动"数字员工"深度融入业务流程。
开放生态,构筑“有云处皆智能”未来
浪潮集团正通过基础设施与生态协同推动AI普惠化发展。依托覆盖全国的分布式云服务网络,包括122个核心云中心和557个边缘节点,企业构建起"算力即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一布局使AI算力资源能够像公共服务一样便捷获取。
在生态建设方面,浪潮联合百度、Rokid等千余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涵盖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智能体解决方案。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开放+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目标是让各类企业都能便捷地获取AI能力。
此次展示的人工智能工厂,是山东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重要成果。作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基础设施,该工厂不仅提升了本地产业链竞争力,更以其工业化AI生产能力,为中国参与全球智能科技竞争提供了特色解决方案。山东正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更多文章
-
浦江论坛科创成果涌现,中外项目共拓未来产业
9月21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内,2025浦江创新论坛尚未正式开幕,一楼两大并行展会已率先掀起科创热潮。左侧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右侧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则汇聚全球创业项目路演,共同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先导产业与未来战略方向。1.机器人也秀身材,走到老外展位
-
四川突破高纯钼粉制备技术,建成全球最大4N级生产线
在日常生活中,从液晶显示屏、半导体芯片到太阳能电池板,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高纯钼粉。它不仅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也关乎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虹波钼业、鼎泰新材料共同完成的“高端溅射靶材
-
日本团队研发高灵敏柔性光学传感器,响应仅33毫秒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柔性光学触觉传感器,能够同步感知压力的位置与大小,并兼具高灵敏度与优异稳定性,其响应时间最快可达33毫秒。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下一代机器人触觉系统、高精度医疗检测设备以及反应更敏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研究团队制作出一款尺寸
-
空间数据安全迎革新,AI与区块链构筑防护体系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从物流导航到灾害预警,空间数据——即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的数字化足迹,已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回答“何处”,更能揭示“何时”“何人”甚至“为何”,从而赋能预测、决策与系统优化,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精准农业、气候监测和智慧管理等关键领域。然而,随着空
-
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